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强化监管化解风险,让金融行稳致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09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10月30日至31日,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重要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1997年至2017年,我国先后召开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2017年出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还先后两次主持以金融为主题的中

10月30日至31日,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重要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1997年至2017年,我国先后召开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2017年出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还先后两次主持以金融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重点谈及金融工作。

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坚定不移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金融工作才会健康发展,防止和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和失误,国家安全才会有保障。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应成为根本遵循,只有把党的一元化领导贯穿于整个金融事业,才能彰显执政为民初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目标宏阔,令人期待。建设现代化国家金融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注意管控金融风险,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永恒的主题,一以贯之。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发展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没有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充分运用好金融杠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蓄势储能,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源。

强化金融监管,实施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战略,适时引入外国金融资本,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世界金融格局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金融之外单打独斗,必须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体现出金融的普惠性和融合性。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今,金融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大趋势,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外国金融资本,同样,世界经济发展也需要中国金融资本介入。一花独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独木难成林,中国发展好了,世界才会好,世界经济发展好了,中国也会从中受益,这就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合作共赢,斗则两伤,金融亦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融作为经济杠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发凸显。要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金融风险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只有始终保持金融的稳定性,让其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大船才能行稳致远,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

来源:大河网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