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共享办公企业发出的预警信号,还能走多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5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共享办公企业WeWork公布二季度业绩报告并发出“破产”预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WeWork办公入驻率为72%,2019年以来,累计总亏损金额达123亿美元。从始至终,WeWork都没有实现过盈利,这家曾被认为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在持续亏损之下,如今已站在悬崖边上。图:截至2023年10月9日,WeWork股票交

近日,美国共享办公企业WeWork公布二季度业绩报告并发出“破产”预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WeWork办公入驻率为72%,2019年以来,累计总亏损金额达123亿美元。从始至终,WeWork都没有实现过盈利,这家曾被认为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在持续亏损之下,如今已站在悬崖边上。

图:截至2023年10月9日,WeWork股票交易情况

全球共享办公“巨头”WeWork的发展困境

2022年改编自6集播客《WeCrashed:The Rise and Fall of WeWork》的美剧《初始玩家》上映,该故事讲述了曾经一度价值 470 亿美元的初创独角兽 WeWork 从成名到衰败的戏剧化历程。影片上映后,关于全球共享办公巨头“WeWork”的各种传闻和消息也得到大量关注。

图:《初始玩家》影视封面

2023年8月8日,WeWork发布二季度财报的公告,直接导致美股盘后WeWork股价一度大跌超38%至13美分,总市值不足3亿美元。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 9日,WeWork公司股价已跌至2.09美元,市值为1.11亿美元。自成立以来,该股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7.72%。然而WeWork巅峰时的市值接近500亿美元,曾在全球带动新一轮的共享办公创投热潮。

图:上市以来WeWork股价复合年增长率趋势图 数据来源:S&P GLOBAL CAPITAL IQ DATA

WeWork是共享办公概念的先行者,但其自始至终都没实现过盈利。这背后与宏观经济背景、公司团队运营等都脱不开关系。WeWork成立于2010年,其业务模式类似于“二房东”,主要收入来源靠租金差价。他们提供各种类型的工作空间,除此之外,WeWork还提供增值服务,例如专业雇主组织和薪资服务、远程劳动力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福利、专用带宽和 IT 设备托管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WeWork业务覆盖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777个办公场所。虽然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其空置率保持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烧钱”运营。

共享办公企业的未来展望

WeWork的发展其实也是全球共享办公行业的一个缩影。在国内,共享办公企业同样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阻碍。如优客工场曾顶着“国内共享办公第一股”的头衔以SPAC方式于2020年在美国上市。然而亏损多于营收也是优客工场成立以来的常态。2017—2022年,优客工场共录得净亏损44.5亿元;同期,其总营收为43.79亿元。基本保持了获得1块钱营收,亏1块多钱的状态。2022年1月,优客工场还曾收到来自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因为其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

图:优客工场营收及净亏损(人民币亿元)

最开始共享办公企业主要是找一些相对比较低端的产业园去建设共享办公空间,成本是可控的。如果选址较好、租金较便宜,共享办公企业是可以盈利的。但是此后资本涌入,共享办公企业选址更偏向离地铁较近的商圈,租金、装修的成本越来越高。对共享商办来说,稳健战略之外奔向更轻的资产运营已成大势,现金流仍面临较大压力。

近年来,大多数行业在自身运营成本和办公策略中加大了对预算的限时。企业管理者在强调成本控制的同时,对办公灵活性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共享办公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首选。根据《2022-2027年共享办公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是共享办公元年,2016年共享办公行业总计20多起融资,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超过5000家。

共享办公虽然在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然而作为共享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发展前景向好。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协同办公覆盖面,在生活服务领域中深化共享经济应用。

WeWork也只是目前全球共享办公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经历调整转型后,未来共享办公的发展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才是共享办公企业们在野蛮扩张的背后需要应对的核心问题。

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和纳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