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展望 | 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04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关注并星标从此不迷路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公众号ID|ComputerVisionGzq学习群|扫码在主页获取加入方式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专栏作者:Edison_G日迈月征,朝暮轮转。这一年里,科技开拓者们,产业同行者们用科技汇聚向上的力量步入了数智时代的 “星辰大海”。数字化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永恒并且充满活力的装置,数智技术正在以前

关注并星标

从此不迷路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公众号IDComputerVisionGzq

学习群扫码在主页获取加入方式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专栏

作者:Edison_G

日迈月征,朝暮轮转。这一年里,科技开拓者们,产业同行者们用科技汇聚向上的力量步入了数智时代的 “星辰大海”。数字化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永恒并且充满活力的装置,数智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引发颠覆式的变革。

低延迟、高通路的网络通信技术加速现代人类的“千里传音”;产业AI、泛在应用助力人类"身临其境"畅游虚拟世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让人工智能如同手握画笔,在一幅幅画卷上“妙笔生花”......

结合近年来咨询公司、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研究方向,发布了2023十大科技趋势,包括了自动化工具、产业AI、计算机通信、基础科学等领域。

在这份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十大科技趋势的关键要素,并按照其商业价值和技术栈层级,绘制了科技趋势全景图。技术的组合效应将放大并加速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通过颠覆现状和创造新的机会来改变行业格局。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随着技术重塑零售、物流、健康、材料科学、能源、交通以及广泛的其他行业和领域,我们将经历比过去100年加起来更惊人的突破、产品和服务。

未来,自由无界,

未来,末曾到来。

01

低延迟、高通路的网络通信技术

低延时、高通路的网络通信技术是指能够减少现有网络的限制及通信的延迟,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边缘设备、基站上的加速器来处理运算负载,从而提供超低延迟、高连接密度和网络切片的独立网络,并促进基于互联网的生态系统的一种即时通信技术。

未来趋势:

高低轨卫星联合组网,单星与星座互补是发展趋势

低延时高通路的网络通信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娱乐、生活体验,加速XR设备在消费端的应用

卫星通信与5G兼容方面的前期探索,为6G有机融合高中低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02

下一代计算

下一代计算是以量子计算、专用集成芯片、硅基光电芯片等技术为代表的,突破经典计算架构提供指数级算力增长的软硬件能力集合。

未来趋势:

立法与标准化是未来五年重点

科技企业更加重视量子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量子服务”新型服务机构将会出现

神经形态计算的创新架构方法将为发展自主人工智能提供动力

03

可信任科技

可信任科技旨在制定保障措施、增强隐私计算、构建可信任平台、管理工程风险,从而获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的系统。

未来趋势:

新的数据分享技术有望保留隐私的面纱,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数字主权将减少网络安全/软件等领域的信任风险,为新的CX、EX和远程运营工作提供一个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基础,将助力零售业,提升供应链流程以及促进医疗行业发展,提升诊断效率及精度

04

绿色 清洁 可持续科技

绿色、清洁、可持续科技旨在从清洁技术、人工智能和商业模式角度出发,满足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目标的需求。

未来趋势:

数字化向可持续方向变化

人工智能将支持能源系统的自动化

云通信数据中心设施供应商正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承诺实现碳中和运营。

05

超自动化

超自动化是一种业务驱动的方法,用于识别、审查和自动化尽可能多的业务流程、IT流程和算法流程等。它需要协调使用多种技术工具和平台,包括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自动机器学习 (AutoML) 、人工智能工程化 (AI Engineering)、低代码平台等。

未来趋势:

AI门槛将得到降低以及实现普及化

AI工程实践不断得到完善,以持续的从人工智能中提取业务价值

数据驱动的通用人工智能加速超自动化的实现

云边一体化的协调自动优化,将扩大自动化的应用范围

06

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实体领域深度融合

随着技术能力提升,先进科技正逐步地应用于实体企业的设计、制造和运营工作。

未来趋势:

人-机-物共存的混合多智能体融合体系必然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标准

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技术堆栈有可能改变现有商业模式

工业技术栈实体化融合、多智能体群体智能的高效扩展将促进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的加速落地

07

指数级智能

AI大模型拥有超大规模参数、巨量训练数据,通过模型的巨量化可以提高人工智能的通用属性,并降低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

未来趋势:

大模型发展聚焦实现真正的多任务学习、推理与部署

跨模态将海量数据沉淀为海量知识,提高人工智能水平,进而提高生产力和商业价值

面向决策和控制的认知智能将得到发展,以全面实现面向视觉、语言等场景的通用感知智能

08

数实融生、泛在应用

随着元宇宙(消费级体感设备、 XR设备与应用)开始兴起,数字服务将打破虚实界限,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未来趋势:

AR眼镜实现内容沉浸化、交互实时化与服务泛在化

实时情境下的内容创作、分发、搜推能力助力售前决策、提高流量转化,重构实体零售业态

设计制造、运营协作和创新方式有望重塑,将推动实现元宇宙内容供应链

09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是继专业内容生成(PGC)和用户内容生成(UGC)后新兴的内容生产方式,具体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或辅助地生成或编辑文本、音频、视觉等数字内容,提供更加简单、高效、智能、专业的内容编辑、制作和创造技术与工具。

未来趋势:

多模态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AIGC能力升级的新引擎

AIGC将不仅可以构建更加宏大的虚拟数字场景,同时具备了语义理解、控制、创作能力

AIGC的产品类型逐渐丰富、场景应用更多元

AIGC技术不断进步将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10

AI for Science 基础科学加速突破

下一代算力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更高维度、更多模态的数据中的信息、仿真更加复杂的生、理、化过程,AI for Science就是让人工智能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归纳和分析能力去学习科学规律和原理,得出模型来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特别是辅助科学家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的验证和试错,从而大大加速科研探索的进程。

未来趋势:

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26年完成,将打造一系列工业级的2.0算法,建设与新计算形态相匹配的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在2030年得到实现,系统改变工业行业研发流程,AI for Science算法走向3.0

与脑科学结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发展,将人类科学总结的先验知识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模型

AI for Science扩展AIGC技术应用领域,增强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分子结构学、纳米材料领域的预测能力

2023年见证科技向善之力指引我们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 The Ending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学习群等你加入!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主要涉及深度学习领域,主要致力于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多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分割等研究方向。研究院接下来会不断分享最新的论文算法新框架,我们这次改革不同点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之后我们会针对相应领域分享实践过程,让大家真正体会摆脱理论的真实场景,培养爱动手编程爱动脑思考的习惯!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公众号IDComputerVisionGzq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