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重大突破!浙大团队:新能源电池新方案,10分钟快速充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3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是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期,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新型极端电解液设计原则,打破了传统的锂离子传输模式。基于此理念,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超宽温区内可逆充

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是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期,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新型极端电解液设计原则,打破了传统的锂离子传输模式。基于此理念,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超宽温区内可逆充放电,而且使得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2月29日,这项研究刊发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快速充电:难点在哪里?

“锂电池要实现快充,意味着在整个体系中锂离子都要实现快速的迁移。目前认为,锂离子在电解液及电解液-电极界面膜中的迁移为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控制步骤。而界面膜又是电解液原位生成的,与电解液的性质密切相关。”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范修林表示,在锂离子电池中要实现快充的突破,电解液的特性至关重要。

为此,范修林团队选择了从电解液这块“空白区”下手。要让锂离子电解液同时具备有效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宽温域内高离子电导率和快速离子传输动力学,这对于此前已有研究的电解液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电解液的高离子电导率需要溶剂具备高锂离子溶剂化能,而生成无机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需要电解液溶剂具有低锂离子溶剂化能,而目前的电解液无法同时实现高离子电导率、阴离子衍生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范修林团队朝着“不可能”开展长达4年的研究。

室温快充仅需十分钟

面对几万种的溶剂,浙大团队首次建立了一套溶剂筛选原则,用于筛选宽温域内快速锂离子动力学的潜在溶剂,进而将23种目标材料制作成电解液并应用于锂电池。实验室研究中的锂离子软包电池,如同一块块压缩饼干,却能展现出不同的功能效应。

在一次次实验中,浙大科研人员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配体通道促进传输”机制,建立了离子在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中传输的统一框架,最终确定电解液的最佳配方。

相关测试数据表明,浙大提出的新型电解液在25℃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商用电解液的4倍;在-70℃时高于商用电解液3个数量级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我们设计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达到8成充电量,展现出超快的离子传输行为。”快充性能优异,也意味着低温充放电性能较为优异,“低温下,我们的电池也能展现出良好性能”。

范修林认为,当前电池成本较高,可以率先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中应用。而随着电解液技术的不断攻关迭代,范修林对新型锂离子电池装配到新能源汽车很有信心。“目前,我们团队已经与相关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此外,电解液设计原则对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也十分有效。这将有助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文:刘海波 柯溢能 吴雅兰

图:浙江大学

编辑:付鑫鑫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