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理论视野|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7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27
核心提示:□陈思坤随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加速演进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科研合作,日益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重要策略。在地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建设以国际课程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在地国际化从外部的人才流动

□陈思坤

随着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加速演进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科研合作,日益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重要策略。

在地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建设以国际课程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在地国际化从外部的人才流动转向内部的人才培养,立足于本校环境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建设富含国际要素的课程体系为中心环节。课程体系不仅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显性课程体系,既包括线上线下融合交互的跨境课堂、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专业知识教育,也包括各国语言历史文化、国别区域问题研究和国际重大议题等通用知识教育,国际化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引入,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起到最为直接而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而以国际性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隐性课程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共享在线学习资源,举办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会、中外师生交流研讨会、国际文化节等,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维度实现与显性课程体系的相辅相成。隐性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本质上就是校园文化在地国际化的过程,营造多元文化交融的人文环境与学术生态,扩展跨文化教育的参与范围,使学生在不离开本土的前提下置身于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得不同的文化在大学发生冲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造,使得大批高质量的、极具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和提高。

在地国际化的实施过程取决于师资队伍和学生生源的国际化

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意识是在地国际化实施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引育并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和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豫任教、终身从教,鼓励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访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参加国际会议,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海外高、精、尖、缺人才,完善引才机制和措施,聚焦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热爱教学、善于教学的教学名师和教学带头人。并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在地国际化实施的全过程,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和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职责,遵循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的建设规律和培养规律,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是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显著特征与可持续发展优势体现。要以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和输送国际化人才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留学河南”品牌建设,加强国际化品牌专业和课程建设,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引进来”的方式扩大教育“走出去”的水平和质量,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人才。同时,实施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宣传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原文化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教育交流合作的强大吸引力。

在地国际化建立在吸引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不出国门的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性的教育选择。开放发展是必要的手段与途径,扎根本土是发展的基础与归宿。全面引进吸收融合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办学理念、优势学科专业、国际化师资和课程、外文原版教材以及质量评估体系,是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满足了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多元化需求。通过与国外合作高校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实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引入—消化—融合—创新”,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提供平台。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高校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1个,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共113个(其中双一流高校与特色骨干高校开设项目57个,占比44%),开设专业涉及8大学科门类。此外,河南省高职高专办学层次机构7个,项目140个。2022年我省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人数为91470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步入了全国第一方阵。

为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扩大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推进在地国际化进程,既要联合外方合作高校加大全球招聘高水平师资的力度,提高外籍教师来华授课和全英文课程的比例,完善使用国外大学电子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的硬件设施,又要开展中外教师常态化学术研讨、教学观摩和联合课题攻关,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师资互换、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学位联授培养模式,形成兼具开放性、共享性特征的在地国际化新生态。在加快高水平国际化紧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搭建国际联合研究院、实验室和科研合作平台,瞄准基础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学、管、评、办等全链条的创新,着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和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聚集地。(作者系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