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共产主义社会到底什么时候会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1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21
核心提示:这篇短文是我在别处专门撰写的科普文,按照知乎的人均水平或许并没多少人需要看。但还是备份一下在这里吧。以下是正文。首先要知道,国家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要短得多。即国家只是人类社会在某个阶段上的产物。在国家诞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处于一种原始的氏族社会中。在这种社会里,因为生产力非常低下,没有贫富分

这篇短文是我在别处专门撰写的科普文,按照知乎的人均水平或许并没多少人需要看。但还是备份一下在这里吧。

以下是正文。

首先要知道,国家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要短得多。即国家只是人类社会在某个阶段上的产物。

在国家诞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处于一种原始的氏族社会中。在这种社会里,因为生产力非常低下,没有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社会里的每一分子都共同生产、共同分享资源,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的运作与社会成员的生存。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等原因,人类的社会分工发生了变化。在这种社会分工中,有人处于优势地位,有人处于劣势地位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可以让一部分人不用劳动,仅靠别人的劳动就能生活了!

很明显,阶级差别就开始出现了。阶级差别的出现,自然会导致严重的对立,凭什么你劳动少我劳动多,吃的还没你好?

仅靠原始的氏族社会能不能让这种阶级对立不影响社会生产,进而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生存呢?很明显不行。阶级对立日益尖锐,又要维持正常的社会生产,作为维持秩序的暴力机关——国家产生了。

那么是谁要维护这种人剥削人,有人富裕有人贫穷的暴力机关呢?当然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优势的那一群人。这群人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一个类似的地位,通过类似的途径获得被剥削人民的劳动,我们把他们称为一个阶级,一个由剥削者组成的阶级。在奴隶社会的阶段中,他们是奴隶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阶段,他们是地主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他们是资产阶级。

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但这并不是说国家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东西,只是表明,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一个维护生产关系的工具必然要出现,而这个工具只能是由一个统治阶级掌握。如果这个工具转而由被剥削阶级掌握了,那他们就会在生产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变成新的剥削阶级,统治国家。

中国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就是这么来的。

人口增长,地不够用了,皇帝和地主还一起兼并土地,乱收赋税,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最能吃苦最勤劳的农民都活不下去了,只能起义了。大家跟着几个领袖一起推翻暴政,建立新的国家。既然是国家,当然是维护现有生产关系的工具,这群领袖和少部分农民掌握了国家,在生产关系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变成了新的剥削阶级。

时间一长,新的剥削阶级日渐颓靡,早已脱去了当年革命的外衣,开始干起兼并土地,乱收赋税的勾当了。勤劳耐苦的农民又一次活不下去了,只能干起祖先曾经做过的事情。

那么,这种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故事,是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了呢?并不是。

有没有一种制度,能让最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是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剥削阶级呢?

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了。在公有制下,土地属于集体,再也没有地主能用土地剥削农民了。在公有制下,企业属于国家,再也没有资本家能利用企业剥削工人了。

但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主义制度也有矛盾,也有问题。毛主席从来都没有变成恶龙,他一生都是那个屠龙者。他一心服务着他的人民,他在天安门上高呼“人民万岁”。他尝试着把权力下放给人民,却被投机分子利用,引起了人民内部的骚乱。

这不是抹黑他的理由,每一个共产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因为理想太过遥远就不去实践,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了。

再回到开头,国家是人类社会在某个阶段上的产物。换句话说,国家并不是永远都会存在的。

既然国家是在阶级对立中产生的,那么,当阶级差别消失的时候,作为统治工具的国家自然而然就消亡了。等到生产力得到全面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完全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我们才能高呼:“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那个,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